(三)壮大清洁能源配套服务能力。
上半年,光伏出口成为一大增长推动力。即使在后续市场上,上游硅料价格因市场产能释放而有所回落,公司也有望通过太阳能电池片等其他产品维持企业增长态势。
2021年光伏组件全球排名前十的企业里中国占据七家,中国光伏产业为全球市场供应了超过70%的组件。纵观国内二十年光伏产业的发展,可以说国内的光伏行业就是在跟随周期浮沉和同业内卷中前进的。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认为,大力发展组件环节不仅可以带动硅料的销售,还可以避免将来的组件价格战产生时对于硅料价格的挤压。甚至到2022年5月中旬,刘汉元还在年度股东大会上表示,尽管在组件、硅片等领域有研发投入,但并非要大规模制造。手握光伏产业里最核心的硅料,通威股份已经是当下产业中最具赚钱能力的赢家,却高调进入组件市场。
以此为基础,这两个业务最终成就了通威在多晶硅、电池片全球双龙头的地位。当年的通威正是因为踩在了行业的低谷,以休克状态开始对光伏领域的布局。放眼全行业,仅此一家@光头的复利人生。
2.2 直面终端需求,拒绝逐本求末随着单多晶对决的尘埃落定,以及水冷热屏、大尺寸单晶炉和金刚线切割技术在行业内的迅速扩散,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涌进盈利丰厚的硅片端。这个历史性突破不但填补上了隆基绿能的加工缺口,后面更是每年为整个光伏产业节省了 120 亿元左右。对比隆基强大的自我造血能力,随便看几个友商,可以说差距巨大。2)短期低效:因为要针对某一事件反复尝试、不断探索,直到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和方案,彻底改变企业的战略,去的突破性的高速发展。
在隆基看来,用超薄玻璃去做超大组件会给行业带来很大风险,所以隆基是反对的: 就像家里的大型的落地窗一样,如果一个很薄的玻璃不加厚,我相信谁都不敢,安全性太差。然而,稍微细心我们就会发现,上市以来,隆基股份累计经营现金流净额为 351.59 亿元,累计投资现金流净额为净流出 263.63 亿元,累计筹资现金流净额为 183.74 亿元。
2017 年 12 月,美国太阳能发电市场调查咨询公司 SPV 在发布的太阳能发电市场报告中得出 单晶硅型 太阳能电池板出货量首次超过 多晶硅 的结论。一、往日荣光1.1 预测单晶胜出,携手连城不断耕耘2000 年左右,李振国创立西安新盟(隆基前身),从半导体级单晶硅材料的研发,逐渐过渡到的太阳能行业。2014 年 11 月,隆基出资 4609.55 万元收购了浙江乐叶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85% 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 隆基绿能 ( SH601012 ) $ $ 连城数控 ( BJ835368 ) $ $ 双良节能 ( SH600481 ) $今天的我们已经越来越明显的感觉到,这一时代的一大特征就是不可预测的、迅速的变化日益增长,并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切商业进行着。
面对高度不确定性的未来,与以往应对策略不同的是,这次隆基选择了不预测未来,而是通过将不确定的未来,规划为有限的典型场景来分析未来可能面对的环境,并根据当前的环境为未来制定应对措施且让这种应对保持为一个持续渐进的动态过程。而这种战略导向同时呈现出几大特征:1)不确定性:即这种战略不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做出反应,并随时调整。2022 年,隆基绿能已经走过了 22 年,他因载着过往的成功为人们所追捧和艳羡,也因背负往昔的荣光为人所妒忌和中伤。2012 年 4 月,隆基成功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大家可以相信隆基 ,面对诸多变数与不确定,隆基的这种底气,来自于自身实力与风险控制能力。在充分发展了很多年的硅片端,其降本增效已经难有颠覆性技术的前提下,隆基认为降本增效的主航道已经逐渐过渡到电池和组件环节,特别是光伏电池的光电转换环节。
哈佛商业评论在一次特别策划文章中点评隆基时说道:没有一次成功是偶然的,也没有理所当然。基于硅片、电池、组件三环节的全方位领先,使得隆基在一体化组件企业中迅速崛起,并稳居行业龙头的位置。
从过去的预测未来,到今天的场景规划、建立动态战略,隆基用实际行动,履行着自己的 基因突变 ,以拥抱高度不确定性的未来。未来的答案不在过去的成功里中欧商学院 2022 级 EMBA 春季班的黑板上,赫然写着这样一行字。当一个企业具备一定的竞争力,比如说技术领先、产品领先、成本领先同时又有比较稳健的财务等基础条件时,那么市场的变化对其带来的影响就较为有限。但没想到,在连城数控等核心供应商的支持之下,不到半年,金刚线切割的成本就降了下来。二、直面当下、继往开来2.1 垂直一体化布局,扩大发展空间然而在多晶称霸的年代,隆基的单晶硅片销售一度遭到冷遇或阻碍。原因很简单,切 1 吨硅棒,用砂浆切割需要消耗 300 公斤钢线及各种物料,用金刚线只需要 40 公斤。
并且,根据隆基的研究,即使多晶硅铸锭环节做到零成本,站在度电成本的角度来说,单晶的技术路线仍然是有优势的。2017 年以来,隆基不断加速电池、组件产能建设的步伐,一体化规模不断提升。
因此他的战略导向越来越趋向于追求 灵活 ,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不停止变革,不停止演变,面对挫折时,才能富有弹性,才能不断挖掘变革的优势。无论是俄乌战争之下能源紧缺的欧洲,还是要制造业回归本土的美国,亦或是光伏制造还远远不成气候的印度,最终市场都会用脚投票,选择技术最先进、性价比最高的光伏产品。
例如,在电池技术方面,隆基同时布局多条技术路线,并根据第一性原理降低度电成本的要求结合各个技术路线的特点和优势对其进行杂交和不断验证,并根据终端应用场景的不同集中式或是分布式灵活匹配不同的技术输出,以达到最优溢价的终极目标。主要参考文献:1. 蓝色双子《隆基绿能 2022 股东大会交流纪要》2. 哈佛商业评论 HBR-China《隆基绿能:没有一次成功是偶然的》3. 关鹤九《李振国的单晶之路,40 金浓缩隆基 22 年》4. 浩泽《隆基的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5. 骏马简笔画《2022 年 4 月 1 日 隆基临时股东大会:钟总答与会者 17 问》@蓝色双子 @光头的复利人生@beiguoqishi @阿连 z @Joshua_S @Jason_K023 @轻神骨头 @加息首季 @万亿隆基新征程 @糊锅巴 @204tian/xz。
2009 年,隆基判断了金刚线是未来,并在这一年起进行研发投入。作为硅片龙二的中环,一方面要与老大隆基分庭抗礼,另一方面要压制后来的进入者,于是凭借自身在半导体拉晶领域的积淀,推出了所谓的 G12 大硅片以期形成差异化即半导体领域主流的 300mm 晶棒以及由此开方、切片而出的 210mm 边长硅片,并迅速在业内建立 210 同盟,令 G12 硅片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同时,自 2016 年起,隆基布局海外,建立起了覆盖全球各区域的营销网络,在北美、澳洲、欧洲、日本、中东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海外子公司及办事机构,并在马来西亚建立了全产业链生产基地。恰如张瑞敏所说: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
外部顺风顺水倒罢,一旦风云变幻,压力山来,一个缺乏自我造血能力的企业,一如一个无法控制自己身体与情绪的病人,一旦失控,后果不堪设想。3)前瞻性:领先一步预见变革,抓住时机领导和促进变革。
关于隆基氢能的建设,我们可以更清晰的看到,隆基将光伏应用场景进一步拓宽,以期能够继续引领变革、赢得更广阔发展空间、取得多样红利的构想。我们越来越无法完全凭借过去的成功经验,去把握越来越不确定性的未来。
但是我们认为不管是用 210 还是 182,甚至 216,超大组件是会对这个行业或者说是客户的资产安全带来非常大的风险,因为你的玻璃这么薄,然后做那么大,遇上冰雹呀,还有那个大风,你 25 年嘛你主要考虑防 50 年一遇的自然灾害,因为一下就灭失了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认为这就和盖房的一个防震等级一样,没地震的时候也没事,但有地震一次基本就 over 就不用谈了这事。2013 年成为了全球单晶硅片出货量第一的光伏企业。
所以我们认为不能带来价值的风险是不值得(去冒)的。据隆基内部数据测算,金刚线径每下降 10um,单片硅成本下降约 0.15 元、产能提升约 4%,可见降成本空间巨大。每一种路线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都不容被忽视。2.3 自我造血,财务稳健,从容应对变局2021 年,光伏产品原材料的成本同比增加了 62.33%,其中硅料的涨价更是超过 160%,再叠加铝、铜等大宗商品涨价,行业开工率有所下降,产业链利润向上游转移。
疫情与俄乌战争让国际贸易与供应体系充满更多变数。所以我们对于 210 和 182 这方面,我们觉得其实它对这个行业的每家企业都没有太多的影响。
三、面对不确定性的未来:规划场景,动态竞争2021 年,隆基产品管理中心总裁吕俊博士发表题为 双碳目标牵引下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技术发展 的主旨演讲,重申了隆基聚焦晶硅电池技术创新、让光伏发展回归主赛道的倡议。而在不断尝试和验证的阶段,短时间内会显得低效,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非常有帮助。
因为在隆基看来,之于终端应用,硅片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在当时,多晶产品只有 20% 能够达标,而单晶产品 80% 都符合要求,新的政策对单晶产品有了明显的倾斜。